2014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完整版)(2014年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2014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关注我!


名校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国家结构形式(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研;2005年、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研;2010年河北大学研;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研)

答: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国家结构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国家结构形式—般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2国体(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研;2011年四川大学研)

答:国体亦称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指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的体现,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由于统治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直接决定着国家的阶级属性,因而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②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

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对国体的表现方式很不一致,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通常以“主权在民”“全民国家”等超阶级的字样规定国体,否认国家的阶级本质;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公开表明国家的阶级本质,宣布自己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一类型的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

3政体(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研;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研;2010年武汉理工大学研)

答:政体是指关于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以及决定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基本原则,并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地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前者是指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由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还是由数个机关分工行使;后者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一个人组成,还是由一个集体组成,也就是由一个人还是由一个集体形式的机构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就人类社会的实践看,政体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根据君主权限不同分为专制君主制与立宪君主制;共和制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和半议会半总统制。

政体的特征有:①影响政体选择因素的多样性。政体的选择由国家性质决定,但也受到政治力量对比的制约,还要考虑一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②政体的多样性。相同性质的国家可以选择不同的政体;③政体选择的自主性。不同性质的国家可以采用类似的政体,政体选择只能由那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自己来决定,只能由他们根据本国的国情独立自主的进行选择;④政体相对于国体的灵活性和变异性。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国体并没有改变,而其政体形式可能发生变更。

4政府(2007年山东师范大学研)

答: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合,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政府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实现有序统治的机构,它泛指各类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订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机构,即通常所谓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

狭义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即一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

特点:①从行为目标看,政府行为一般以公共利益为服务为目标,在阶级社会里,它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服务目标。②从行为领域看,政府行为主要发生在公共领域。③从行为方式看,政府行为一般以强制手段(国家暴力)为后盾,具有凌驾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之上的权威性和强制力。④从组织体系看,政府机构具有整体性,它由执行不同职能的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严密的系统,彼此之间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5民族区域自治(2010年华侨大学研;2012年河北大学研)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地方自治体制。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①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根据这一原则,在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时,要切实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要考虑各地的民族关系;其次,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最后,还要参酌历史情况。

②有关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重大问题,必须由国家机关和有关方面共同协商。

③保持自治地方区域界线的相对稳定。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1年厦门大学研;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研)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理上来说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和地方分别设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撑,负担着传递和回应人民利益诉求的功能,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等共同支撑我国的政治生活。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7多党合作制(2011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

答: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这方面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在于: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②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

8民主集中制(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研;2006年山东理工大学研)

答: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的正确关系,它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多样性,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一种政治协调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有: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机关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

9政治发展(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研)

答: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概念。在现代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作为过程,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目标的运动或政治运动的方向。人们总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政治发展的目标,尽管政治发展中有暂时的逆转。作为结果,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即政治发展包括若干不同的成分,而其中的不同成分又是相互关联的。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政治现代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政治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是其两个重要的方面。政治民主既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又是政治发展的手段。人权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不管是政治现代化,还是政治民主化,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的提高。

10亨廷顿(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研)

答:塞缪尔·亨廷顿,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他最著名的观点是有关于政治体系制度化的四个指标。按照西方政治学家的看法,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趋向,必须确立一个衡量坐标。亨廷顿则特别强调政治制度化的作用。亨廷顿指出一种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水平可用四个指标来衡量:①适应性,即政治体系能否应付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从而得以存活和延续。②复杂性,即政治组织是否在结构上高度分化,并在功能上实施隶属关系明确、职责权限清晰的专门化分工。③自主性,即政治系统能否独立于其他社会力量或社会活动而运作,程序合理,决策果断,令行禁止。④内聚性,即政治体系是否具备共同意识,在总体上做到团结协作、步调统一。按照亨廷顿的理论逻辑,用上述指标来衡量,西方政治制度无疑是最完备、最成熟的理想模式。

11一国两制(2012年河北大学研)

答: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所谓“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谓“两种制度”即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照顾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现实情况和当地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允许那里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原有的社会制度长期不变。实行一国两制,设立特别行政区,是在国家结构问题上的重大创造。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国家只有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是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特区政府是一级地方政府。特别行政区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又是真实的。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特别行政区的立法、行政、司法制度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法律、法规除体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和不属于特区高度自治权范围的以外,其他均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

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

来源:才聪学习网

点击:了解更多,下载更多考试资料

#考研真题#

2014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完整版)(2014年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2014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完整版)(2014年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