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考研(湘潭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湘潭大学考研,湘潭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全文2923字

阅读约8

分钟-

湘潭大学早期办公楼至今保存完好,现为王家山社区办公楼(谷桔摄)

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

风雨八十载沧桑故事多

在湘潭县杨嘉桥镇镇区,有一栋风格独特的两层楼建筑,大大的窗户、对称的结构、木制的楼梯……这栋建筑的很多细节都隐藏着岁月的故事,吸引人们情不自禁去探寻。

1958年秋,毛泽东主席应邀为家乡的两所学校题写校名,并由其私塾老师毛禹居带回湘潭,其中一所学校就是湘潭大学。

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却因为一栋建筑紧密关联在一起——当年毛禹居带回来的“湘潭大学”,最初就挂在杨嘉桥镇这栋老建筑上。这里,便是湘潭大学早期办学的地方。

冬日午后,围炉煮茶,几位老人缓缓讲述着这栋老房子的故事……

湘潭大学的“根”在这里

关于湘潭大学与毛主席的故事,很多湘潭人都耳熟能详:毛主席嘱咐“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并为湘潭大学亲笔题写了校名。他一共写了两幅,其中一幅的右上角打了一个圈,这是他认为写得满意的一幅。不久后,毛禹居带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湘潭大学”校名回到了湘潭。

彼时,“湘潭大学”这四个大字,深深烙在了一个湘潭少年的心中。

“那时候我经常来这里玩,这栋房子大门上就挂着‘湘潭大学’四个大字。”今年80岁的张笃庆,是杨嘉桥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湘潭大学在杨嘉桥镇办学期间,他正在镇上读初中。

当年的湘潭大学有教职工办公楼、教室、大礼堂、职工宿舍等建筑,只不过,在岁月的洗礼中,如今仅存眼前这栋两层楼老建筑,这便是当年的办公楼。张笃庆记得,当时的办公楼大门朝西南方向,宽敞高大,冬暖夏凉,前有草坪,后有花园。学生读书的地方并不在此,而是在自己后来任教的杨嘉桥中学所在位置。学校还有一个科学试验园地,面积有20余亩。

翻阅史料,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湘潭大学早期办学的情景——根据毛主席“想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心愿,1958年6月,湘潭大学在杨嘉桥镇创建。到1959年上半年,学校共设有机械、钢铁、农学、林学、畜牧、教育、财贸等7个系,师生总计500余人,加上校办工厂、农场、林场、附设农校共700余人。

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不少名人。毛禹居就住在教务办公室旁的平房里,他到处调查研究,为创办大学做了大量工作。“黎氏八骏”之黎锦明也曾在此任教,担任生物课程教授,他还编写了三大本生物学书籍,只可惜后来丢失了。

因经费紧张等原因,设立于杨嘉桥镇的湘潭大学于1959年7月停办,所有学生被分流到湘潭县各县立中学继续读高中。对于这段记忆,张笃庆印象尤为深刻。学校停办之年正是他初中毕业之时,他所在学校的三个初中班免试升入县三中高中部,在他的高中同学中,有不少就是原湘潭大学学生,“分到我们班的学生中,有中路铺、马家堰的,有湘乡、娄底的,大家操着不同的口音,县三中高中部的老师也有很多来自湘潭大学。”

一段煤矿发展史

听完湘潭大学早期办学的故事,我们不禁对眼前这栋建筑好奇起来。

这栋建筑为秦砖汉瓦砖木结构,面积948平方米,整体造型极具对称美,现存房间32间(原有房间36间)。它比一般的楼房更高大,每层楼高达4.2米,窗户也更宽敞,采光和通风都非常好。连接一二层的楼梯是红色的木楼梯,十分古朴、独特。

这栋楼究竟建于何时?

“它始建于1943年,最初是湘江煤矿办公楼,据说是日本建筑师设计的。”76岁的刘正珊的一番话,引出一段有关湘潭煤矿、日军侵华的故事。

1943年初,日军打着“中日亲善”的幌子,派专家到中国中南地区著名煤矿——位于杨嘉桥镇的中国资源委员会湘江煤矿公司,帮助公司设计建造煤矿办公楼,并修建从矿区煤场经梅林巷、峡山口通往河口码头全长13公里的铁路,为日后掠夺这里的煤资源创造条件。办公楼于当年建成,铁路直至1946年才建成通车并保存到1958年,现蔡石公路路段、蔡家嘴至河口段的107国道,就是利用该铁路路基建成的。

1944年湘潭沦陷后,日方接管湘江煤矿,从安徽、河南等地招募大批矿工以扩大生产。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将湘江煤矿生产的17万吨优质烟煤全部运往日本国内。

历史的变迁,让这座建筑在不同时代担任了不同角色。从建成时的“湘江煤矿办公楼”,到先后隶属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南煤田管理局,再到“湘潭大学办公楼”,此后又分别属于湘潭县杨嘉桥煤矿、湘潭市王家山煤矿管辖。

自上世纪60年代起,刘正珊就来到煤矿,后来成为王家山煤矿党委书记,在这里一共工作了38年。他的那段记忆,也折射着当地煤矿的一段发展历史。

“1977年,王家山煤矿规模达到最大,职工有1030人。”刘正珊说,王家山煤矿所产煤资源由火车运到河口老码头,再经湘江运到岳阳,回来的船只上就换成了蚕豆、棉枯饼等。矿区工人实施三班倒,这里呈现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盛况。矿工中有不少河南、安徽人,很多人将家安在了杨嘉桥镇,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赤子之心护文物

如今这栋老建筑又有了新的身份:“王家山社区办公楼”。任建军成为这栋楼走进新时代的亲历者。

2001年至2006年,曾经辉煌的王家山煤矿关闭停产、改制,2006年10月,湘潭市第一家以改制企业为主体的独立工矿社区“王家山社区”成立,办公地就设立在原王家山煤矿办公楼。任建军的身份由原煤矿副矿长变成了社区书记。

在这个转变中,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企业改制时面临资产变现能力差的难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欠发了部分职工工资,为此,很多人提议将相对保存较好的办公楼变卖。当时确实有人想买下来,但又嫌8万元售价太贵,后来便不了了之。

任建军认为,这栋房子是湘潭大学初创的见证,是湘潭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见证着湘潭煤矿的发展历史,也是日军侵略中国、掠夺中国矿产资源的历史证据;它还是一座颇具艺术价值的近现代老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应该得到保护。”

成为社区书记之后,任建军竭尽全力守护这栋建筑。为了支持社区建设,相关部门有一定资金支持,其中,新建办公楼资金远远超过了维修办公楼资金。尽管如此,任建军仍然“舍大取小”,坚持请来专业鉴定人员,确定这栋房子不是危房,然后小心翼翼对其进行维修。

办公楼内的原始木楼梯(谷桔摄)

“维修时,工人将房顶木结构拆下来之后,不知道怎么复原了,我们赶紧叫停了。”任建军介绍,社区先后两次对建筑进行修缮,投入资金超过了120万元。其间仅对屋顶瓦片进行了更换,在原有木地板上加盖了一层新的木地板,内墙重新粉刷,外墙部分贴上瓷砖,最大限度保留了建筑原貌。

在任建军的极力推动下,这栋建筑以“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之名,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年,时有河南、安徽籍矿工后代来到这里,围着这栋老建筑遥想先辈们当年的时光。不少湘潭大学学子也来到这里,追寻母校的渊源。他们的每一次探寻,都是对这座建筑深情的呼唤。

编辑丨胡歆宸

审核|翁灵娜刘义彬

湘潭大学考研(湘潭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湘潭大学考研(湘潭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